南报网讯(记者江瑜)说到南京的“堵点”,市儿童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市妇幼、军区总院、小学幼儿园周边等等,这些一定排的上。这些地方拥堵的主要原因就是,排队车辆太多,停车难。可是,记者注意到,在新版的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中,医院、学校停车位配比并没有增加,这就意味着,这些医院不能再扩建停车场,那停车难问题怎么破解?
规划部门介绍,新版医院、学校停车位配比仍沿用2012版的规定,一类区建筑面积100平方米,配建停车位下限0.8个,上限1.2个;学校教工停车位配比按照100名教工配建10—20个车位不等;中小学接送临时停车位100名学生最多配比4个。二类区和三类区停车位配比则高得多,以三级医院为例,二类区和三类区停车位配比,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比的下限就是1.5个,比一类区的上限还高,而且不设上限;教工停车位配比下限20个,不设上限。从数字上看,一类区医院、学校的停车位配比真是少得可怜。
为什么不通过增加一类区医院、学校停车配比来缓解停车难?规划专家解释,南京医疗、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,分布很不平衡,继续加大停车位配比,只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拥堵,并不能真正缓解停车难。而限制主城区医院、学校的停车配比,是为了鼓励这些机构迁出主城,从来促进医疗、教育资源的均衡化。“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,优质的医疗、教育资源过于集中非常不利于城市发展,会带来道路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,而这些机构搬到副城或者其他地方,不仅可以缓解主城交通压力,也可以带动新址的城市发展。”专家说,不止停车标准,今后各种规划新规都会以促成医疗、教育资源均衡化为目标。